《中国藏戏八大经典丛书》是一套反映藏民族戏曲文化的丛书,《朗萨雯蚌》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部反映藏族现实生活的剧本,善良美丽的朗萨雯蚌被父母嫁给当地的头人扎钦巴的儿子,受到丈夫及家人的虐待,死后还魂为尼。本书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及妇女受压迫的悲惨命运。
《中国藏戏八大经典丛书》是一套反映藏民族戏曲文化的丛书。《智美更登》是其中之一。身为柏岱国王子的智美更登为了百姓的疾苦,施舍了国库中的宝物而遭到父王的流放,流放途中又施舍了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双眼。他的无私利他精神感动神灵,使他重获国宝,一家团聚,承继王位。表现了智美更登利益他人的慈悲心和同情心。
《中国藏戏八大经典丛书》是一套反映藏民族戏曲文化的丛书。《卓娃桑姆》是该丛书其中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曼哲冈国王因走失猎犬,寻觅中遇到仙女卓娃桑姆,迎娶回宫后遭到魔妃哈江嫉妒陷害,迫使她飞回天界。随后魔妃将国王打入死牢,还欲挖取王子和公主的心肝治病。经屠夫、渔夫、猎人的三次搭救,王子被卓娃桑姆变成的雄鹫救至邻国为王。公主走失后,乞讨至邻国,姐弟相聚,魔妃哈江得知后统兵前来缉拿,不料兵败身亡。王子回国,一家团聚,重建家园。通过古代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反映了人们不惧艰险,追求美好家园的真实愿望。
本书为一本中国诗选集。越小的孩子离诗越近,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诗歌选本就是我们送给成长中的孩子们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礼物。中国现当代诗歌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这些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的诗作中挑选出真正能代表我国诗歌创作水平的精品力作,就是我们策划这本书的初衷。本书针对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精选100首并加以点评,希望孩子们能读到纯粹精致的汉语之美,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本书遵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规律,从浩如烟海的外国优秀诗歌中精选100首,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便捷、更加具有针对性地领略到经典诗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同时,每首诗歌还配有简短的启迪式的点评,帮助孩子更透彻地理解外国诗歌的意境、创作特点、文化背景,等等。诗歌是孩子最好的美学启蒙,也是最能自然呈现文字音韵之美的体裁,所以我们策划出版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外国诗歌选本,入选的诗歌都是经历过时间的考验,广为流传并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读者认可的,我们期望孩子们能够更早地读到最为优秀的外国诗歌,真正欣赏到诗歌之美。
祭敖包是海西蒙古族特有的保留有古老遗俗的祭祀和娱人的民俗节日,是集中展示蒙古族赛马、射箭、摔跤、传统和现代歌舞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宴,同时也是海西蒙古族人民自由交流情感的场所。本书作者以自己从小到大参与祭敖包祭祀活动的感受,以流畅的文字和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敖包祭祀活动在保留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被注入的风土人情、生态保护意识、和谐理念等广泛内容。对建设和谐新牧区有积极的作用。
高台于2011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主要介绍了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千户营高台。高台,是一种民间社火艺术,素有“空中戏剧”“空中舞蹈”“空中杂技”等美称。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青海民间的高台艺术起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集“高、悬、妙、奇”著称的高台在民间的价值和作用,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七八岁的儿童身着古装戏服,手持道具,或悬于高空,或立于方寸之间的这一民间艺术特色描述得惟妙惟肖,令人惊叹。
本书约8万字,配以20幅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精美插图,以文学的语言讲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节。土族纳顿节历史悠久、特点鲜明、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广泛。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别是其中的傩戏傩舞,保留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遗存,同时又吸收了二郎神、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相关内容,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出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礼仪等都富于特色。纳顿节不仅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本书介绍了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的土族“於菟节”这一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态。本书详细记录了包括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的“跳於菟”活动,其间穿插於菟的历史渊源、舞蹈形式、民间传说等相关内容,并配以精美的图片,以期给读者呈现出完整而生动的“於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