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一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青少年读物。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访谈资料为基础,用生动的文笔详细记述了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与实验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王淦昌默默负重、妙趣横生而又惊天动地的一生。书中通过大量感人故事,歌颂了这位品格高尚、一生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为了祖国科技的强大愿以身许国、隐姓埋名、在默默无闻中与辐射死光做着生死较量、无私奉献、胸怀坦荡、科学求实的大科学家。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让广大读者更好的了解“两弹一星”精神及其背后科学家们为之奋斗的伟大而辉煌的科技人生。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以纪实散文的方式反映了草原牧民对于自然、土地、动植物的观察、经历和思考。本书以牧人的视角记录了祁连山、青海湖、昆仑山牧民的生存状态,为我们呈现牛羊以及牧人的命运。同时,描述了牧场不同季节的自然生态之美,歌颂了人与土地、与动植物之间“平等相待、和谐共生”的关系之美,呼吁人们关注草地生态平衡。全书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作者对草原与游牧生活挚爱情愫。
本书稿是一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青少年读物。作家马晓丽通过对大量的,且翔实可靠的资料梳理,运用生动的文笔描绘了我国光学之父、“863”计划倡导者王大珩早年在清华求学、留学归国后在解放区组建物理实验室开展物理研究、调任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光学研究并成长为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的传奇经历,书稿共分9个章节,集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内容导向正确、教育性强,在新时代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书稿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散文,其中代表作有《仰望昆仑》《壮哉!格尔木》等。书稿内容大多反映青藏线的所见、所闻、所思。语言质朴,气势恢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思想底蕴和爱国主义情怀,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平朴的叙述加上诗性语言的插入,意境高雅,富于感情色彩。书稿有独特的叙事结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性和画面感极强。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亲历者和目击者,这种双重身份的书写使作品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文采灵动,艺术性强,颇有气韵和底蕴,内容平实中见风骨,以思想之本,揭示哲理,时时打动读者的心。
本书是一部考古随笔集,是作者近四十年青藏高原考古发掘工作的随笔精选,内容涉及青藏高原史前文明遗迹和早期文化事项的众多考古发现,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青藏高原文明的诞生、发展、繁荣的历史脉络,为“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来自遥远的青藏高原上的答案。
本书是一部纪实散文集。作者以古丝绸之路中亚段为脉络,以国别和城市为顺序,经6个国家、18座城市、16处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引用翔实的历史资料,以散文的笔法、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这些城市的名胜古迹、文化习俗、重大历史事件及与中国的交往过程,以及对建筑、音乐、美食、节庆、风俗等,进行立体全方位描绘,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从七河流域到伊朗高原,从阿拉木图到大不里士,内容极具趣味性,是一本了解中亚文化的优秀读物。
本书以青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果洛和平解放纪念碑、格尔木烈士陵园等为依托,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绘画,图文并茂地介绍与青海最主要的2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关的红色故事,通过讲述这些教育基地发生过的故事,带孩子们回到那个艰苦的岁月,重温历史,体验革命生活,传承先辈们坚韧不拔的意志,推动红色文化再度升华。本书语言生动、活泼,代入感极强,是一本面向少年儿童的、值得出版的主题类图书。
本书是一部英汉对照版诗集。精选了参加历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及国内其他优秀诗人的以书写青海为主题的百余首诗歌,以歌咏青海大地的自然生态美、社会家园美、人格精神美为主要内容,描绘了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生动表现了青海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守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实践行动和美好情怀。旨在用文学的形式助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文学在宣传、美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天文历算是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藏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起来的。时轮历来源于印度,11世纪传入西藏,至15世纪有很大改进,18世纪初吸收了时宪历的部分内容后完全定型沿用至今。本书是研究藏族历算的入门善本,译者黄明信和陈久金对其作了详细注解,是了解古代藏族历算的重要著作,此书介绍了传统藏历的主要内容,剖析其科学原理。其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对农牧业的生产生活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践行着自己的信仰。本书收录了1921 年至1949 年前后120 位革命烈士写下的“绝笔书”。这些烈士中有的是革命领袖,有的是普通革命战士,有的是因共同信仰走到一起的革命伴侣,有的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书中所收录的“绝笔书”体裁多样,有诗、有词、有歌、有家信、有遗言。当年轻一代读到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和信念铸就的诗篇时,相信他们一定能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内心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而永远跟党走的崇伟理想。